田间持水量(田间持水量名词解释)
本文目录一览:
田间持水量测定田间测定法
1、c.测定土壤含水量,为田间持水量。乘以70%再减去所用风干土壤含水量,为需要加水的量。排水法:这是一种测定田间持水量的方法。操作步骤如下:a.将土壤放入一个可控水分的容器中,加满水,使土壤充分饱和。b.排出容器中的水分,直至土壤表面出现明水停止。c.测定土壤含水量,计算田间持水量。
2、田间持水量的测定方法主要包括小区灌水法、室内测定法和整段标本法。在小区灌水法中,选择(2×2)平方米平整区域,灌水后排除多余的重力水,测量保持的最大悬着水量。灌水量根据土层深度和现有贮水量确定,灌水后用覆盖物防止蒸发和雨水干扰。
3、田间持水量的测定方法主要是通过环刀法或称重法来测定。环刀法是一种常用的田间持水量测定方法。具体操作步骤如下:首先,在田间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段,挖掘一个深度为30厘米左右的土壤剖面。然后,用环刀在剖面中不同深度处取样,确保环刀内充满土壤,且土壤与环刀壁之间无空隙。
4、测量田间持水量 在一定时间后(例如24小时),将土壤取出并称重,记录下其质量。然后将其放置在干燥的地方,定期测量其含水量。数据处理 将测量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,计算出田间持水量。
5、土壤田间持水量测定可采用室内测定法(威尔科克斯法)和野外测定法两种。其中,野外测定法准确,能代表自然状况下的田间持水量,测定结果较符合田间实际情况,但渗透性很差的土壤和水源不足的土壤不宜采用本法。
6、土壤的最大持水量为25%左右。田间最大持水量为25%左右,这是一个土壤持水能力的极限值。田间持水量是指毛管悬着水达到最大时的土壤含水量,土壤水分超过田间持水量,多余的水分就会渗透,没有不透水层的干扰,就会在重力作用下渗透到地下水中去。
已知田间持水量如何求浇多少水
1、已知田间持水量,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浇多少水:浇水量 = 田间持水量 × 土壤相对含水量(%)其中,田间持水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:田间持水量=(灌满水土壤重量 – 烘干土壤重量)烘干土壤重量×100%。土壤相对含水量(%)即浇多少水=土壤含水量/田间持水量×100%。
2、已知田间持水量,计算浇水量的方法:确定田间持水量与土壤有效水分的差异。田间持水量是指土壤所能吸收的最大水分含量。而作物生长所需的土壤有效水分通常是田间持水量的一个百分比。首先了解当前土壤的水分状况,可通过土壤湿度计进行测量。根据作物需求计算所需水分增量。
3、灌水量的确定,应使根系分布范围内土壤湿度达到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%~80%,一般应一次浇透。深厚土层应浸湿1米以上,经过改良的土壤应浸湿0.8~1米;盐碱地灌水不应与地下水相接。
4、如果土壤中的水分达到50%,一吨水可以浇15平方米,如果图层中的水分达到70%,最多可以浇十平方米。不同的土壤的田间持水量不同,不同的作物的不同时期(发育期,花期,苗期等)灌水量差别太大。
5、用纱布兜着土壤样本,用量杯往上面浇水,直到滴水为止 计下倒出的水量 然后就根据开始土壤的多少和这个数据进行计算 根据计算出的比率,算出公顷数的土壤大概容积,乘以比率再乘以0.6,按照此量浇水,即刻保持最大持水量的60%。
6、先取样测一下该土壤的田间持水量(可以用环刀法)。如果你的实验是在箱子里面做的话,用称重的方法,算一下持水量的40%多重,然后通过加水的办法保持土壤这么重。如果是在大田做的话,需要用土壤水分传感器做标准曲线,然后确定持水量40%的时候传感器的读数。---摘自小木虫。
田间持水量的测定方法
环刀法:这是一种常用的田间持水量测定方法。操作步骤如下:a.用环刀采取自然状态下的土样2-3个,两端切齐。b.将一端垫上滤纸,并直立放在盛水的大烧瓶中,使杯中水面几乎与环刀筒面一样高度(但不能淹没环刀筒面),放置4-12小时,直至土壤表面出现水分为止。
田间持水量的测定方法主要是通过环刀法或称重法来测定。环刀法是一种常用的田间持水量测定方法。具体操作步骤如下:首先,在田间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段,挖掘一个深度为30厘米左右的土壤剖面。然后,用环刀在剖面中不同深度处取样,确保环刀内充满土壤,且土壤与环刀壁之间无空隙。
田间持水量的测定方法主要包括小区灌水法、室内测定法和整段标本法。在小区灌水法中,选择(2×2)平方米平整区域,灌水后排除多余的重力水,测量保持的最大悬着水量。灌水量根据土层深度和现有贮水量确定,灌水后用覆盖物防止蒸发和雨水干扰。
土壤田间持水量测定可采用室内测定法(威尔科克斯法)和野外测定法两种。其中,野外测定法准确,能代表自然状况下的田间持水量,测定结果较符合田间实际情况,但渗透性很差的土壤和水源不足的土壤不宜采用本法。
田间持水量一般是多少
1、田间持水量因土壤质地、土壤结构和气候条件等因素而异,一般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%~80%之间。这个范围内的土壤水分能够满足作物生长的需要,既不会因干旱导致作物受损,也不会因水分过多而影响土壤的通气性和微生物活动。具体来说,如土壤质地较黏重,持水量会相对较高;若土壤疏松,持水量会相对较低。
2、土壤的最大持水量为25%左右。田间最大持水量为25%左右,这是一个土壤持水能力的极限值。田间持水量是指毛管悬着水达到最大时的土壤含水量,土壤水分超过田间持水量,多余的水分就会渗透,没有不透水层的干扰,就会在重力作用下渗透到地下水中去。
3、田间持水量通常指的是土壤在自然状态下能够保持的水分比例,大约占其总容量的80%。以30厘米土层为例,当土壤含水量达到田间持水量的80%时,我们可以计算出这个深度下的水分含量。根据给定的数据,30厘米土层中,从0.12到0.24的区间代表了80%的持水量,即每厘米增加0.12mm的水分。
4、一般情况下,旱田的含水量一般应该在50%~70%之间。这个是比较合适的。
田间持水量和土壤含水量的关系
1、成正比。田间持水量是指毛管悬着水达到最大时的土壤含水量,土壤含水量会随着田间持水量的增加而增加,两者是成正比关系的。
2、土壤含水量是不断变化,包含万千的,而田间持水量是一个特定值。但是通常我们通常把土壤水中可以被吸收的拿来表示土壤含水量,就是所谓的土壤有效水,这个是用凋萎系数与田间持水量之间的土壤水来表示,也就是田间持水量减去凋萎系数。
3、田间持水量是土壤毛细管达到饱和时的含水量,土壤含水量是土壤总共含有的水量。土壤毛细管对于土壤很重要,可以将地下水主动吸收上来。